热搜: 好运彩彩票网(中国)官方网站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郜小平 魏泓泉)11月26日,历时10天的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落下帷幕,观众首次突破80万人次,达84.7万人次,相比2019年的76万人次增长11.4%。同时,组委会宣布下一届车展将于2024年11月15日至24日举办。
闭幕当天,由于是周末,展会迎来客流高峰,不少消费者奔着下单而来。临近年关,新车上市、政策利好、车企促销等效应逐步显现,汽车流通更“活”、汽车消费更“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量质提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智能化带动消费观念转变
广州车展是本年度国内最后一个大型车展,围绕年末收官之战,各大厂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加大终端促销力度,激发消费者“买买买”热情。
比亚迪展台,观众摩肩接踵。在一楼展示区,不少人坐进新车,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智能驾驶等操控细节;在二楼洽谈区,随处可见工作人员与意向消费者火热交谈。“刚好比亚迪又降价了,现在可以出手了。”来自佛山顺德的“准车主”张意说。
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电气化加速转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广货”深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6万辆,今年有望突破300万辆。
与此同时,为契合消费者“买一辆车回家过年”的心态,不少首发车型公布的官方售价低于市场预期,甚至低于前一代车型售价。如在广州车展期间发布的极星4,交付价格比4月上海车展上所展示的售价下降了5万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展位人气明显高于燃油车,国产品牌的崛起引发了消费观念的变化。”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发涛在逛展中注意到,随着国产品牌制造力不断提升,并在车型设计、核心技术、服务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产品性价比得以稳步提高,甚至和豪华车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低价并不是低质的代名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逐步规模化,单车成本在不断降低,给了企业进一步开启‘价格战’的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正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订单。智界S7预售开启4天,大定超1万台;昊铂HT36小时订单破万,累计订单突破30000台……车展期间,各大车企纷纷发布“成绩单”,显示出消费者的极大热情。
汽车销量有望创新高
汽车消费作为大宗消费,是当前稳经济、促消费的重要抓手。
就在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多项举措以进一步促进汽车等消费。如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小汽车购买指标申请资格,今年广州增加5万个计划外节能燃油车增量指标配额。
系列举措的出台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趁着广州增加节能燃油车指标,打算购置一辆油电混动汽车,回老家也不用担心在高速路上排队充电了。”来自江西九江的刘先生直奔广汽丰田,他“心水”的车型是丰田雷凌混动版。
车展期间,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增长。其中,与纯电车型相比,增程式、插电式等节能车型增长速度更快。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广汽早有布局,节能与新能源车正逐渐成为广汽集团业务一大新增长点。上半年,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20.3%,节能及新能源车合计渗透率38.7%,分别较2020年度提升16.4个及24.6个百分点。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广东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汽车营销活动、新车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拉动下,广东省汽车产业呈现产销两旺格局。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今年1—9月,全省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5.81万辆和350.4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9%和15.1%。
在经历连续多年的下滑后,汽车销量有望在今年止跌回升并创新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随着“双十一”活动以及12月车企、经销商冲年底销量,2023年全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有望接近2200万辆,实现5%的增长。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国产品牌在变局中抓住智能化、电动化等机遇,让外界看到了广东汽车行业的韧性与魅力。同时,好的产品反过来进一步带旺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方日报) 【编辑:姜雨薇】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易东 通讯员 李宇
向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深圳启动蓝色经济“引擎”,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在国家邮轮旅游政策环境日趋优越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下,深圳邮轮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11月2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主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3第十六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南山开幕,中国邮轮游艇游船产业联盟同时揭牌。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深圳扬航,邮遍全球”,旨在进一步加快推动深圳邮轮产业、游轮旅游发展,增强新兴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谱写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蓄势而发 共建邮轮产业发展新格局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依托,邮轮产业是海洋经济产业中的一张“名片”。2018年以来,国家各部委三次联合出台、发布、下发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中央对发展邮轮产业的高度重视,为中国发展邮轮经济明确了大方向。
随着11月4日在中国建造的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命名;全球最大家族邮轮企业之一的MSC地中海邮轮宣布将于2024年重磅回归中国;被誉为“亚洲游轮之最”的皇家加勒比旗下16.9万吨超大豪华邮轮“海洋光谱号”宣布将于2024年重返中国;招商维京游轮近日宣布将于2024年推出3条出境环游新航线,并首次将韩国济州岛纳入出境环游航线目的地;亚洲邮轮经济重回全球邮轮产业发展的话题中心,尤其国际邮轮协会(CLIA)等一致看好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
本届邮轮大会为期3天,除举办别开生面的邮轮开幕式,还举办了政策与经济论坛、行业领导者论坛、邮轮港口沙龙、邮轮修造及配套产业论坛、邮轮人才教育与发展峰会等系列活动,促进国际邮轮、中资邮轮携手共进,进一步构架中国乃至亚洲邮轮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深圳、中国、亚洲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大会期间,中国邮轮游艇游船产业联盟在深圳揭牌,地中海MSC和和平之船两家国际邮轮公司正式与深圳邮轮母港签约,两家邮轮服务企业落户南山以及“招商伊敦”号于11月26日举行越南-香港航线首航仪式。
“邮”遍全球 深圳打造蓝色经济新名片
深圳的邮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2016年11月开港的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是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目前已与12家国际知名邮轮公司、19艘豪华邮轮合作,航线覆盖34个国家(地区)的港口。2018年和2019年邮轮旅客接待量均位居全国第四。
近年来,深圳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邮轮企业的产业资金扶持政策。深圳市交通运输局2022年1月出台《深圳市交通运输专项资金港航业领域资助资金实施细则》,深圳前海管理局于2022年6月出台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从邮轮企业落户、运营团体资助、邮轮登记资助、邮轮航次资助等多方面对邮轮企业进行扶持。
为了进一步促进深圳邮轮产业发展,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积极协调下,招商蛇口与维京游轮成立的招商局维京游轮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注册,运营我国首艘也是目前唯一一艘五星红旗豪华游轮“招商伊敦”号。2021年10月1日,“招商伊敦”号首个深圳-三亚-深圳航次顺利开航,实现了国内首条五星红旗游轮沿海航线的开通。截至目前“招商伊敦”号已开通深圳至上海、深圳至海南、深圳至厦门、广东省内沿海等多条国内邮轮航线,其中深圳至上海航线已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国内水上旅游精品航线。
面向未来 搭建产业腾飞新“平台”
此次大会期间,两场政府与企业的对话交流会格外引人瞩目。
为进一步研究优化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服务促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今年邮轮大会组委会重磅推出了外国团体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座谈会,邀请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指导交流,重点介绍了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邮轮入境免签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建议等。
此外,国家海事局船员处和大会组织者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联合召开邮轮船员发展专题座谈会,了解邮轮船员外派工作的基本情况,听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未来发展建议。
据了解,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与中国邮轮经济同步发展,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分别在上海、北京、天津、厦门、三亚、深圳(香港)、广州七个城市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大会对促进我国邮轮产业链供应链的初步构架和国际接轨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刘阳禾】
上一篇:和评理|中欧携手 造福世界